3分钟学会区分老花与白内障,别再盲目配镜!
随着年龄增长,很多人会遇到视力问题,老花眼和白内障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两种。经常有人会把两者混淆,那么怎么区分老花和白内障呢?
1、老花眼的表现
老花眼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。它主要是因为晶状体逐渐硬化、弹性减弱,睫状肌功能减低,导致眼睛调节功能下降。 主要表现为:
01 暗环境下视物困难:
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,比如晚上看东西时,会比年轻人更不容易看清。这是由于瞳孔扩大,焦深变浅,眼睛调节能力难以满足看清物体的需求。
02近距离看东西看不清:
这是老花眼 Z 突出的症状。看报纸、看书、看手机短信等近距离用眼活动时会感到模糊,需要把物体拿远一些才能看清。一般 40 - 45 岁左右开始出现,且随年龄加重。
03看东西久了会疲劳或头疼:
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,眼睛一直处于紧张调节状态,就像拉紧的弹簧,容易引起眼疲劳,甚至导致头疼,通常在眉间或眼眶周围,休息后可缓解。
2、白内障的表现
白内障主要是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引发的视觉障碍疾病,其成因包括老化、遗传、局部营养障碍、免疫与代谢异常、外伤、中毒、辐射等。主要表现为:
01视力明显下降:
白内障患者视力下降程度往往比老花眼严重,且呈进行性加重。从 Z 初的轻度视力模糊,逐渐发展到 Z 后可能仅存光感。比如一开始看远处物体像隔层薄纱,之后“纱”越来越厚。
02视力模糊,看东西像蒙了一层雾:
晶状体混浊使光线透过时发生散射和折射,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,就如同透过有雾气的玻璃看世界。
03色彩对比敏感度下降:
患者看到的颜色不再鲜艳,如红色不那么红,绿色不那么绿。 固定性黑影,视野中有固定的黑影:晶状体混浊部分遮挡光线,在视野中形成固定阴影区域,其位置和形状不随眼球转动而改变。
温馨提示
老花眼与白内障虽然都会对视力造成影响,但它们的症状表现、成因和治疗方法却各有不同。很多人会把老花和白内障混淆,如果将老花眼误当作白内障而过度担忧,或者把白内障错认为是普通的老花眼而延误治疗时机,都可能会导致视力严重受损,如果发现眼睛不舒服,建议及时就医。